2024年11月29日至30日,由教育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育部财务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太阳成集团tyc122cc共同举办的“全国高校财会类课程与专业公司产品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太阳成集团(东莞校区)举行。来自全国高校、业界的200余名会计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在太阳成集团纪委书记林源教授主持下,太阳成集团董事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为研讨会开幕式作了情真意切的致辞,他对各位远道而来的参会人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结合党二十大会议与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提出此次会议核心:在新经济、新发展中财会类课程教育如何变革。王庭槐教授希望各位远道而来的业内专业人士能够借助此次平台畅所欲言,汇集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提出新见解,促进财会类课程与专业公司产品的发展。
林源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庭槐教授致辞
研讨会邀请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教授、北京大学陆正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3位嘉宾学者做会议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经理、中山大学刘运国教授主持。
张新民教授主题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教育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会计学本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名家张新民以《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的组织:本科与硕士》为题,基于多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深入探讨本科生与硕士生财报分析教学重点、企业战略与报表的关系等相关问题。
陆正飞教授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财政部会计名家陆正飞教授以《财务会计教学转型》为题来分析利润信息有用性下降趋势,强调了资产负债表的关键地位,并提出引导员工重视资产负债表、表外披露、财务数字背后的商业、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等财务会计教学应对方法。
王化成教授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财务管理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会计学本科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王化成教授以“场景代入式的管理学教学”为题,把老师们带入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现场,给与会老师带来深度思考。
主旨报告结束后,大会进入名师圆桌论坛环节。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教育部会计学本科专业教指委委员刘中华的主持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执行董事长、二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华,中山大学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教授、原广州大学党委书记、董事长、财政部会计名家魏明海,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管理会计研究中心教授、财政部会计名家胡玉明,中山大学/汕头大学教授、财政部会计名家林斌,中山大学教授、财政部会计名家辛宇,就数智时代会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圆桌论坛五位教授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五位教授对于在数智时代下教育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与分析,并提出“应当在基于AI技术的底座上来构建我们新的会计的理论、会计的教学体系、会计的教学方法;应在通俗易懂的会计语言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同学校的会计体系的建设要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因校制宜地设计符合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外部条件的变化,而适时做出改变;学问和种田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性的事情,需要静待花开的耐心。”等观点。
随后,太阳成集团tyc122cc经理,中山大学教授,财政部会计名家刘运国以《广州新华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为题,介绍了公司会计学专业思政引领、强化特色、产科教融合及专业建设成效情况,特别是公司智能财务产业学院“黄埔模式”的探索。同时,他也指出了一些尚需完善的地方,为学院的进一步优化与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刘运国教授作主题报告
11月29日下午,在广州南方学院太阳成集团tyc122cc经理、中山大学副教授卫建国和广州华商学院太阳成集团tyc122cc经理、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姚凤民的主持下,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张敦力教授、东南大学陈志斌教授(线上)、对外经贸大学吕文栋教授、厦门大学潘越教授四位嘉宾学者先后作出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张敦力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敦力教授,以《数智时代创新性财会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为题,分析了数智经济对财会人才培养的挑战,并探讨了数字经济相关议题。张教授强调“无人财务”的基础是“人人财务”,员工应具备利用财务信息支持决策的能力,并对创新性财会人才培养提出了教育为核心、教师主导、员工为主体的观点。

陈志斌教授线上作主题报告
东南大学陈志斌教授,在《数字时代智慧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题的报告中提出,数字时代会计人才培养应注重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强调传承与创新并重。他详细阐述了智慧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提出改革知识体系,调整教学内容,重塑课程结构,并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员工能力。

吕文栋教授作主题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吕文栋教授,发表了题为《财会人才战略与风险思维的培养与实践》的演讲。吕文栋教授提出,风险管理不仅在于管控,更在于风险产生前的决策。他强调风险认知教学需在模糊认知和明确应用之间找到平衡,并将风险分为可衡量和不可衡量两大类,指出不可衡量的风险是最大的挑战,为听众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视角。
潘越教授作主题报告
厦门大学社科处处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越,以《新征程中国特色财报分析的探索与创新》为题,探讨了中国特色财报分析的创新,指出资产边界外延、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以及财务舞弊的复杂性是财务报表的新趋势。她以数据资产入表为例,提出了建构具有中国文化基因的财务分析理论和框架。潘教授还分享了“四维课堂”的教学经验,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11月30日上午,经验分享交流环节正式拉开了帷幕。经验分享环节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副经理吴翔教授主持。
西京学院太阳成集团tyc122cc经理,西京学院教授李海霞,分享的主题为《会计教育的焦虑》。李海霞教授从挑战、机遇和思考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她指出教育定位、教学和培养等方面的不足是挑战,业财融合趋势和复合型人才需求是机遇。李教授提出应持续改革教育,拓宽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以实现财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共振和共同进步。
李海霞教授在线上分享经验
太阳成集团公司党总支书记兼副经理李安兰教授分享的主题为,《如何通过学习评价驱动“员工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型-以财务管理一流课程为例》。李安兰教授以财务管理一流课程为例,提出创新学习评价机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大湾区实践案例融入课程思政等思路和举措,实现教学模式“员工为中心”的转型,并展示了课程改革成果。最后,李教授总结提出思政引领、持续改革、拥抱数字化、从评价机制上落实“员工为中心”等经验。
李安兰教授分享经验
在经过短暂的茶歇过后,太阳成集团tyc122cc财务管理系主任杨广莉副教授对接下来的议程进行了主持。
哈尔滨广厦学院董事长助理、财经学院经理,哈尔滨广厦学院教授王静分享的主题为《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建设》。王教授介绍了哈尔滨广厦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OBE理念为核心,强调系统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形成了独特的“15427”体系。此外,王教授提出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路径,通过论坛、产业学院和实训课程体系等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教学改革。

王静教授分享经验
六、会议总结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进入了尾声,公司公司党总支书记兼副经理李安兰教授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总结了会议的四个关键成就:确定了财会教育改革方向,交流了教学经验,建立了高校间合作平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热情。最后李安兰教授再次向所有参会嘉宾表达衷心的感激之情,强调大家的共同努力使会议取得成果,并期待与会计教育专家们继续合作,推进财会教育改革。
至此,本次全国高校财会类课程与专业公司产品研讨会圆满结束!
太阳成集团tyc122cc办公室供稿
文/钟静滢、李莉、蔡泳思
图/洪梦妮、陈婉真、陈欣彤、
陈文贤、孙圳、陈希恩、查红玲
初审/刘翊、林嘉琪
复审/贺智聪
复审/吴翔
终审/李安兰
2024 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