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推动课程质量提升,广州新学院会计公司于2024年8月28-29日在中山大学学人馆举办了省/校级一流课程“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与教材建设”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成功汇聚了来自省内外学术界、行业及教育领域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未来发展。公司经理助理吴津钰副教授、会计系刘颖婷副主任以及学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团队成员一同出席了会议。
太阳成集团tyc122cc经理刘运国致辞
会议由公司经理、管理会计省一流课程负责人刘运国教授主持。在开幕致辞中,刘经理强调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为太阳成集团tyc122cc的发展和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财经大学 潘飞教授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海财经大学的潘飞教授以《管理会计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会计教育的未来方向。潘教授强调,中国的管理会计教育应当立足于本土企业的实践,构建一个既符合国情又具备国际视野的知识体系,并且倡导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从而推动管理会计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暨南大学 胡玉明教授
暨南大学的胡玉明教授在其演讲《当管理会计遇见数字化》中,聚焦于数字化时代对管理会计教育的影响。胡教授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教育需要超越传统的基础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员工对数据的洞察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商业环境。此外,他还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提倡管理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会计语言,更要能够用非专业术语与不同部门有效交流,从而提升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中国人民大学 张敏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敏教授则在《基于数智化技术的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改造思路》中分享了他对传统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看法。张教授认为,面对日益复杂的企业运营环境,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已显不足,因此他提出了两种策略:一是大胆革新,重构整个课程体系;二是逐步引入数智化元素,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通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张教授展示了如何在管理会计领域实现自动化报告生成,并提高决策支持的准确性与效率。
刘运国教授汇报管理会计课程建设情况

庄婉婷副教授汇报成本会计课程建设情况
随后,公司管理会计一流课程负责人刘运国教授、成本会计一流课程负责人庄婉婷副教授分别就两门课程建设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汇报。随后,与会专家围绕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教材编写的新方法、行业需求的对接、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财会数智化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参会专家分享课程建设经验
广东财经大学雷宇教授强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大数据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广州大学黄琼宇教授提倡加强员工数理思维训练,通过产教融合开发本土案例,以提升员工对实务的理解;广东金融学院文芳教授强调学科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主张教材应有鲜明特色,融入跨学科元素;广州华商学院姚凤民教授建议设立“智能管理会计产业班”,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并关注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会计。


参会专家分享教学及行业经验
中山大学助理教授许欣博士指出数智化教学中员工可能过度依赖技术的问题,建议引导员工正确理解和使用工具;华南师范大学徐悦副教授提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课程应增加本土案例教学资源,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场景;美的集团财经管理部战略与海外业务负责人何运常先生赞同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强调企业会计工作中成本管理的本质及报告制作的数智化趋势。
最后,刘运国经理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并总结了会议的主要内容。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对于推动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未来,课程团队将继续以一流课程建设为依托,努力使课程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数智赋能、价值引领于一体,更好地服务于员工的未来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公司课程组及参会教师合影
文、图/经羚
初审/庄婉婷
复审/黄建清
终审/吴翔
2024年8月31日